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第三部分第三章(02114288李俞萱)

1.全景敞視機制使權力自動化和非個體化,什麼人或是帶有不同目的,都會產生同樣的效應,傅柯比喻全景敞視機制是一種神奇的機器。這個機制也可以被拿來當作是實驗室,拿來試驗不同懲罰方式,它真正的目的是強化社會力量,增加生產、發展經濟、傳播教育、提高公共道德。

2.以這種高效率低成本且如同機器運作一般的機制,也許藉由不斷實驗可以找出最適合且恰當的方式來歸訓人們,並強化其所謂的社會力量。然而在這種機制下被重新塑造的人們與機器人又有什麼差別?是否因為這樣的機制使人們成為資本主義下的最佳燃料?

3.在歸訓體制的擴展進程,紀律從原本的消極作用轉換成積極作用,例如文中指出初等教育原先是為了避免孩童成為未來社會的亂源,到後來開始有了積極的目的,以強化為主體的教育模式。但此時期增強的社會職能多為技術性層面的知識,像是初等教育目的其中一項提到:「準備將來從事某種機械工作」,而處於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重視創意與獨立思考,這樣的歸訓機制是否還適用於目前的教育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