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學期報告完稿 (03114212 張久玲)

主題:人口
題目:當優生的概念逐漸消失在法條之中
論題:《優生保健法》無法提高人口素質?
關鍵字:優生學、人口素質、社會成本
摘要:

                 我國現行《優生保健法》立法目的在於為實施優生保健,提高人口素質,保護母子健康及增進家庭幸福,特制定本法。其中以第三章第九條及第十條內容進行討論,規範不夠嚴謹的人工流產與結渣手術恐造成無法有效提高人口素質,與立法目的相違背。在進行討論前先釐清人口素質概念,人口素質的面向很廣,包含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等,本篇試針對與優生擁有最直接關係的身體素質進行討論。
             《優生保健法》內容包含墮胎合法化,最初考量原因是由於特殊情況,如強暴、亂;或母體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佳者,如患有精神疾病、遺傳疾病等。但假設健康或基因良好的胎兒因社會倫理因素或是父母親意識而遭墮胎,筆者認為與提高人口素質的立法目的相互衝突。而另外根據第十條規定:「已婚男女經配偶同意者,得依其自願,施行結紮手術」,開放已婚男女依其自由意志施行結紮手術實有阻礙提高人口素質之疑慮。
                 因此基於以上前提,本篇想探討《優生保健法》存在的真正目的以及提高人口素質是否重要。若重要,建議在優生的概念完全於法條中消失殆盡前(根據《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將提高人口素質與婦女身體權益進行分化,以及限縮進行手術之權限,避免優生成為權力鬥爭下的犧牲品。

篇章目錄:
壹、前言
貳、正文
一、人口素質與優生學之基本概念
()人口素質定義
()優生學-消極優生學與積極優生學
()優生學與人口素質之直接連結
()小結
二、《優生保健法》存在理由
()提高人口素質
()墮胎合法化與結紮手術-是否屬於增進家庭幸福?
()法條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小結
三、提高人口素質之阻礙
()出生率下降與結紮率提升-優良基因流失
()優生概念逐漸消失-《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
()小結
四、國家中人口素質之重要性
()人口素質與社會成本之計算-衛生福利部醫療保健支出統計
()高人口素質有助提升國家發展之進步-人類發展指數
()小結

參、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