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學期大綱初稿(03114258 許沐恩)

主題:代理孕母
題目:代理孕母的道德考量
論題:為何有償代孕就是物化而性交易或者體壇協議就不是物化?

摘要:
代孕的有償或無償是一個究竟要怎麼看待代孕的道德論點或說是一個基準可以討論的點。而我國法規規定代孕要無償無非是要避免「物化」女性的可能。而物化女性也一直是女權團體提出來希望社會不要這樣看待女性。但我想問的是,資本社會早就是一個商品化一切的社會,這跟父權一點關係也沒有。而且物化真實的意思是指,客體化或對象化,也就是人一出社會所具備的一種能力,就是使自己成為可被控制、操弄、改變、生產的產品。所以物化真的是貶義詞嗎?而社會只有在物化女性嗎?而當代孕套上物化真的是適當或是說可以成為否定的論點嗎?物化在性關係上被應用首先被Nussbaum提出,然後所闡述意涵和現今已截然不同。而性所產生的血緣、懷胎到扶養,所謂母親的職分的不可破鏈結正在被打破,我覺得才是問題的根本,也才是道德該思量的點。也就是,血親迷失是否為真正在這議題上該批判的對象。

壹、前言
貳、正文
    一、我國法律
        (一)無償代孕
        (二)無償代孕背後的道德論點
    二、物化
        (一)定義物化與資本社會的關係
        (二)被扭曲的物化
        (三)物化與性的關聯
                   a.Martha Nussbaum的論述
                   b.性交易
                   c.性所產生的家庭關係
    三、母親
        (一)血緣、懷胎與扶養的鏈結
        (二)血親迷失
    四、小結
        a.總結無償代孕的邏輯
        b.人商品化的道德考量

1 則留言:

  1. 根據十一月二三日的課程公告(http://scupi2016.blogspot.tw/search/label/課程公告),學期報告初稿必須在十二月二十日中午十二時前完成貼文,本篇顯然已經逾期,按公告所示,「逾期逾時貼文者,學期成績以零分計」。謝謝合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