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學期報告大綱(修改1)(02114288李俞萱)

(修改1)
‧類別:種族
‧論題:我國婚姻移民如何成為種族主義社會下規訓的產物?─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主要研究對象

‧關鍵字:種族主義、全球化、跨國婚姻、父權主義、規訓權力

. 全球化帶來的跨國婚姻
   1.跨國婚姻選擇因素
   2.婚姻移民與種族歧視
.被限制的行動─不平等的婚姻制度
  1.許可制度與境外面談
  2.國籍法身分的取得
.新移民與規訓社會
  1.識字教育班/適應班(例:嘉義媳婦能力基本專班)
  2.「新臺灣媳婦」與「新臺灣之子」
.結論

說明:
1.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時代,各國選擇伴侶的條件更多元,「婚姻移民」成了社會上愈來愈普遍的族群,而在台灣婚姻移民在地緣因素上以中國籍與東南亞國家外籍配偶佔多數,在此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主要研究對象。
2. 本學期期中報告將分成主要三大區塊,首先針對東南亞外籍配偶選擇跨國婚姻的主要因素和入臺後面臨的種族歧視問題進行討論,多數跨國婚姻研究者認為女性移民選擇跨國婚姻建立在經濟層面上,然而許多嫁來台灣的新移民們並沒有因為這段跨國婚姻而解決原生家庭的經濟問題,反而成為必須面對臺灣人的歧視眼光、忍受異國文化差異與擔任免費負責沉重家務的家庭主婦(傭人)
3.在法規制度方面,民國九十四年開始,外交部針對二十一國增設外配「境外面談」之規定,其中位於東南亞的國家就包含越南、菲律賓、緬甸、泰國、印尼、柬埔寨,在跨國婚姻人數上也有所限制。不平等的婚姻制度與國際法上針對身分取得需放棄原生國籍的規定,每一項制度都帶著一股不平等與種族歧視的氣味。
4.臺灣社會表面上增設了許多幫助外配適應臺灣生活的活動,但事實上會不會這些活動其實只是規訓社會底下欲控制這些異國族群的手段?包括婚姻移民的第二代,學校教育以臺灣漢族社會的文化與語言為主,甚至許多家庭內部禁止第二代學習外配母語。第三部分開始談論到這些外籍配偶如何在強大的臺灣本土種族主義的監視之下,被迫選擇同化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