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學期報告大綱修改(05881215 王海寧)

  • 選題類別:種族
  • 報告題目:“中國人”官方定位的政治考量
  • 選題背景及由來: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這一意涵複雜的詞彙在當今的最主要指涉,其官方如何解釋與定位“中國人”關係到其憲法、領土乃至政權的正當性。通過觀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與其實踐可以發現,這種官方定位自身存在著一種矛盾,表現為:一方面“淡化種族的概念”,另一方面“劃清種族的界限”。
  2. 具體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在中國官方場合,“種族”一詞幾乎不存在,而被代之以“民族”。在官方的宣傳中,五十六個民族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這其中包括具有傳統中國人形象的黃皮膚黑眼睛的漢族,也包括語言歷史不屬於中華文化的藏族、維族等少數民族。從這種五十六個民族構成一個民族的曖昧解讀來說,中國政府似乎並不在意“中國人”的血統與出身,是可謂“淡化種族的概念”。
  3.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中國又對外國人歸化入籍與居留設置極高的門檻,至今為止尚未設立移民局。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2015年的數據顯示,自2004年中國開始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證至2014年,十年間,只有七千三百名外籍人士獲得永久居留證。因此,中國綠卡被稱為「全球最難申請的綠卡」。又如中國廣州有大量長期居住的黑人,這些外貌特徵與傳統漢人完全不同的羣體從不被官方或民間承認為“中國人”,是可謂“劃清種族的界限”。
  4. 我認為這種相互矛盾、曖昧不清的“中國人”定位有其政治考量,故嘗試用傅柯觀察權利運作與規訓教化的方式來探討。具體來說,從法理和邏輯上解釋其“國家”與“民族”的定義對於維護社會穩定一致具有重大意義,但一旦政權沒有辦法或是不願意這樣做,也即這項工作若藉由理性說服與論辯來進行成本過大,甚至有可能失敗時,它便只得從規訓的角度出發,讓全體民眾(包括領導層)自我浸淫在一種模糊的身份認同中,從而被利用。
  5. 傳遍全中國的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歌聲,和對20世紀西方侵華列強的撻伐,卻很少去回顧現領土疆域內族羣之間的衝突,少數民族也實際上接受著漢化政策。簡單來說,國家要人們相信內部團結共榮從而對抗一直以來與我們不一樣的“外部勢力”。中國民眾就此在長期獲得一種羣體自豪感,這種自豪感來源於一個受盡外國屈辱最終站起來的“中華民族”。而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大概念面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一切其他分歧都是次要的,對內要團結一致。
  6. 公民從小到大接受的各式各樣的“中華民族”的操練:歌曲的頌唱,升旗儀式的進行、報章雜志的閱讀,最後都一廂情願地相信“中華民族”的存在,但沒有人能夠具體解釋什麽是“中華民族”。而對外,則不能擴展“中華民族”的概念,否則會喪失“中華民族”的獨特性,打擊獨特的民族榮譽感,使這種大概念大認同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時也會讓這種“歸化”的概念成為“分裂分子”的論據。上到執牛耳者,下到平民百姓,所有人都相信“中華民族”的存在,不允許“中華民族”的領土分裂,直到最後他們有了“中華民族是一家”這一底線,“規訓”的任務就完成了,這個時候,無論現政權是否有問題,比起“西方勢力滲透”,也要擁護現今代表這個“中華民族”的政權,因為“西方”、“外國”曾打擊到“中華民族”這一關係到個體自尊心的宏大概念。
  7. 民族大團結的舞台並不是為了團結一致、振興祖國,排斥外國人歸化也並不是因為“中華民族”真的具有獨特性,外國勢力不懷好意。一切似乎都是一個政治建構。當所有中國人都深信此,甚至連編故事的人最後自己都信了這個故事,認為這是自洽而令人心潮澎湃的,這樣的“中國人民”是最好管的。這種辦法比通過不斷地釋法與論辯要來得更經濟有效,因為“中華民族”的概念已經被個體視作自我的一種力量,他們也樂於被這一力量代表。
  8. “中國人”的官方定位作為一種政治考量,延伸到了每個人的認知之中,使每個人因這種認知而快慰,從而使這種權力更徹底地利用每個人。這個過程好比規訓——最為經濟有效的統治就是讓個體在自以為清醒的狀態下在自己的位置上成為權利的延伸,在以為自己獲得了利益的同時維持著現有的秩序。


4. 報告大綱:

壹、 “中國人”的官方定位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
(二) 五十六個民族與一個中華民族
貳、  “中國人”的官方定位的矛盾點
(一) 淡化種族的概念
(二) 劃清種族的界限
叄、  “中國人”的官方定位的政治考量
(一) 培養身份認同
(二) 響應領土訴求
(三) 證明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